书评

更遥远的哭声

期次:第690期    作者:周乐游   查看:8

生存在我们每个人体内的,一到时候,它就会抖掉身上的尘土,慢慢地萌芽开来。

———约翰·伯恩《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一部由 BBC 执导拍摄,并于 2008 年上映,讲述二战时期一个德国男孩和一个犹太男孩故事的电影。

主人公布鲁诺是个爱探险的小男孩,但他所向往的自由却被家门口的铁门,房间的小窗户以及通往后花园的小门所禁锢。

终于有一天布鲁诺从小门逃脱出去,于是乎搬家以来,第一次拥有自由时光的他认识了集中营里的犹太男孩舒默。

布鲁诺的父亲是想极力摧毁犹太人来实现所谓保卫国家的军官,其祖父是极其厌恶犹太人以至于不想给妻子一个清白葬礼的老顽固,而姐姐则是被家庭教师灌输极端种族思想的提线木偶。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布鲁诺认真地审视他和舒默的友情,也曾仔细考虑该如何向父亲说明。但面对士兵凶狠地问他“小先生,你是这个犹太人的朋友吗?”时,布鲁诺还是撒了谎:

“不,我第一次见他,我进来时就已经看到他在偷吃了。”

这段情节不经意提醒了我,主人公只是个八岁的小孩,他也害怕大嗓门的士兵,害怕家人对他有这样的朋友而失望。可对于身为犹太人的舒默,他显然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同是八岁,本该尽情玩耍、天真烂漫的年纪,等待舒默的只有地狱般的摧残与折磨。直至这里,影片未曾出现任何一幕关于血腥屠杀犹太人的场景,一幕也没有,不同于许多动作片甚至是《美丽人生》。这也是影片最为独特的地方:用最平静、清晰的拍摄,两个儿童间的互动,带给观者心灵上的震撼。

全片最具反转也最为精彩的部分是电影结尾处。布鲁诺挖通地道,穿上条纹囚服和舒默寻找他的爸爸。在集中营,他发现那里没有咖啡厅,没有在石块上做游戏的人们,一切在房间外偷看到影片中的美好与想象全都不存在。有的只是一个个穿着统一,没有灵魂,不知自己命运在何方的躯壳。

布鲁诺退缩了,但想到一定要帮助朋友,他最终还是和舒默一同被带到了“屠宰场”。

当悲剧发生后,影片接下来的镜头刺激着每一位观者的神经。那是父亲带着士兵赶到集中营,大声叫着布鲁诺的名字。直至他走到一个空了的房间前,背景音由细微慢慢放大,镜头缓缓推近。父亲意识到儿子已同他的朋友进入了燃烧炉变为烟囱中缓缓冒出的灰烟时是全片最为压抑的时刻。

有评论说,

“场景变换到紧闭的仓门时,你也许在为无辜的布鲁诺伤心哭泣,但谁会想到同是孩童的舒默也失去了性命呢?”

是啊,当布鲁诺的妈妈、姐姐为他痛哭时,舒默已经没有亲人能为他掉滴眼泪了。事实上,布鲁诺、舒默以及所有的犹太人,所有的德国人,所有的人,生命都是同样宝贵的。

我们学习历史,觉得犹太人的死是“必然”,因此对布鲁诺这个“偶然”失去性命的小家伙报以极大的同情与悲悯。这不禁让我想到《奇葩说》中“美术馆着火了,是救猫还是救画”中的“遥远的哭声”。如果说两个小男孩是火场中会说话、会移动、会表达自己的猫咪,那么影片中剩下的没有话语权的犹太人则是那幅火焰中的画。

随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高,听到的哭声越遥远,便愈发渴望建设一个众生平等、没有歧视的社会。

我也始终相信,在破愚暗以明斯道的当下,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那些种族歧视者时,可以坚定而理性地回答“是因为他们冷血,是因为他们听不到更遥远的哭声”。

(作者系动物医学 2306 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