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笔

孔子的社会思想

期次:第690期    作者:陈乐祺   查看:20

孔子的社会思想并非逻辑化的,而是一些分布在各个领域和方面的零散观点,因此很难将其概括成一个体系。然而,不难发现它最终落脚于仁德。社会思想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维持社会秩序。虽然统治秩序与社会秩序密不可分,但并不等同。因此,孔子的社会思想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阐发的观点,有一定可取之处,但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切面,一种对它的理解方式。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社会的起点。因此,维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保持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和谐稳定。而这种和谐稳定的本质和核心是“仁”,即爱人。或者用《论语》中的原句来解释就是“忠恕而已”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以利他主义表现出来的利己主义。人与人之间相互仁爱,就不会相互伤害,即使存在冲突,也是带有仁爱的冲突。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互相伤害,社会关系的基本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和谐稳定的。因此,可以推论社会秩序是和谐稳定的。既然如此,孔子为何还要常常倡导“克己复礼”呢?如果人与人之间是无差别的,那么纯粹地追求“仁”就足够维持社会秩序了。但是事实情况并非如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这是客观条件上的必然。如果小人相爱,便会侵害好人之间的仁爱,最后劣币驱逐良币,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所以并不能只是单纯地追求“仁”,同时也要追求“礼”。“礼”即定义了什么是正确的“仁”,回答了我们该爱怎样的人,该如何去爱人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个所谓的“正确的标准”,事实上是一个价值判断,并非客观真理。孔子认为的“正确的标准”是周公制定的礼法,规定了正确的“仁”。至于事实上,孔子对于周公所制定的礼法与社会事实的情况是否相符,是否是最高效的、最合理的等问题有过考量,我认为是未必的。以周礼为标准,正如今日之民主一般,是一种价值取向和道德外衣而已。

而要将“仁”与“礼”付诸实践,依靠孔子一人之力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他需要培育“君子”作为自己思想的传承者,来教化百姓。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将弟子们,尤其是寒门弟子们(此处特意提出寒门弟子的原因是,如果单纯地认为孔子的“礼”是一种等级制,那么其寒门弟子就应该“庶民不议”,而非跨越等级,出将入相),培育成君子,并且使其进入政府系统中推行这套思想理论。

因此,作为一个务实的老夫子,孔子非常清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第一步就是需要吸引弟子,培育他们成为君子,使他们掌握“仁”和“礼”的道德准则,进而能够入仕,掌握政治权力,至少能够影响政治决策。其次,在晚年时期,他整理修订了一系列经书,留下了“君子课本”———四书五经。

(作者系社会学 2102 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