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摧毁了美丽的汶川,相邻一些县市也遭遇了灭顶之灾。大灾面前,举国哀悼。一场地震,让更多的人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见《活着是一种责任》);一次灾难,让更多的人学会了温情悲悯。但如华裔美籍作家张纯如所言,“人身上有种很奇怪的特性,只要我们安全,不被灾难伤害,就很快能够忘记曾经的灾难……”———很多人已经开始遗忘灾难带给我们的梦魇。在这期话题里,陈昔蒙认为,生活是要继续,但对灾难不能遗忘,因为“灾区的人民还需要更多的帮助恢复震后重建”,震灾也是“激发我们更强凝聚力与爱国心”的一个契机;刘珂则认为,“挺过一时的困难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是让爱传递,让爱心传递,让爱的行动传递。”

活着是一种责任校报

期次:第401期    作者:张桂英  实习记者   查看:625

  你在哪里?你还活着吗?扭曲的山脊,堆积的瓦砾,倾塌的钢筋混泥土外,哭喊那熟悉而近乎平淡的名字,成为生者最执著的追求。他们只要听到你,世界上仅有的一个你的脆生响亮的回音,便是一切。因为他们,我们重新打量生命,再次思考那些我们以为早已弄懂的问题。
  空气中弥漫着灰尘的味道,我们对此总是抱怨而那么多的人却再也无法闻道;阳光或柔和或粗暴地洒在我们身上,却再也洒不进那地底受难者的瞳孔;吃饭,散步,嬉笑打闹,生活中不过稀松平常的事,却是那些远在天边的人的奢求。只因为我们活着,而他们已逝去。大难面前活着,仅仅是心脏能继续跳动,鼻翼能持续呼吸,是早上出门后晚上还能回家,是熟悉的笑容能再次看到,就这么简单。
  一万,两万,三万不断刷新的死亡人数记录,让同是四川人的我肝肠寸断。家乡远离震中,没有体尝失去亲朋之痛的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活着的幸运。“我要好好活着,我要好好学习”是一个幸存的中学生获救后说的第一句话,那时他已听闻父母双亡的噩耗。无数人为之动容,为他的坚毅,更为他对活着所表现出的责任。
  作家余华说,“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死者已长眠于地下,对幸存的人来说,活着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喜欢与否都得担负的责任。
  面对生养自己的父母,你有责任活着,是他们给了你生命,是他们不辞辛劳哺育你成长,在你茁壮成长的时候他们却在慢慢地变老。你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未来。你肩负着赡养父母的重大责任,你不能欠下他们太多,为了父母你必须好好活着。
  面对爱你关心你的朋友,你有责任活着,是他们给了你一份特殊的关心,特别的爱,你是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他们的骄傲。你同时也是属于他们的,为了友谊之树常青,你有责任好好地活着。
  面对培养你的祖国,你有责任活着,是她给了你成长的乐土,给了你施展抱负的空间。灾难时她伸出双手帮助你,安慰着你,让你能够再次站起。你是她的一份子,是她明天建设的主力军。为了祖国母亲的繁荣昌盛,你有责任好好活着。
  活着有时虽然很不易,但你有责任活着,那不是你所能选择的。好好地活着,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奉献自己的每一点微薄之力,也许会发现生活会很不一样。